跳到主要內容區

成大土木系EQ_LAB國際「抗震盃」競賽 睽違13年再奪貳獎

ImgDesc
ImgDesc
ImgDesc

成大土木系副教授朱世禹帶領EQ_LAB團隊參加2019「抗震盃-地震工程模型製作國際競賽」,以「雙向滑軌之智慧型隔震消能裝置」在國內外強敵環伺下,抱回研究生組貳獎榮譽。今年是921地震20周年,參賽一舉奪大獎,格外有意義。這也是EQ_LAB繼2006年再次獲得貳獎。

「抗震盃-地震工程模型製作國際競賽(Introducing and Demonstrati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 Schools, IDEERS)」,由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與英國文化協會共同舉辦,2001年起迄今已走過19年。今年比賽於9月19至21日在台北舉行,分高中、大專與研究生組,共111隊500多人,其中40個隊伍來自國外,包括菲律賓、馬來西亞、日本、香港及外僑學校學生等,研究生組計20隊。

成大土木EQ_LAB參賽成員為碩一鄭駿達、楊博鈞、徐浩翔、陳俊宏。4人都說,3天的競賽裡與國外隊伍交流砌磋獲益良多,得獎很興奮,很開心,但在抱獎而歸的榮譽之外,還有許多有形與無形的收穫,讓人難忘。

鄭駿達表示,比賽最刺激的是振動台測試,各隊的減震模型逐一放上振動台接受測試,測試一關接一關進行,有些隊伍第一關便失敗收場。隨著「地震尖峰地表加速度PGA」不斷增加,參賽者的心情越來越緊張,每一個過關都響起如雷掌聲。在1050gal(重力加速度)測試時,成大團隊設定的破壞機制如預期啟動,而且獲得最高分,當下4人興奮得高聲吶喊,感覺一切的努力都獲得回報了,最後1200gal模型仍屹立不搖,證明了團隊對細節的注重沒有有白費。

陳俊宏說,從設計、模型製作到振動台實測,團隊成員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裡,累積了大量知識及經驗, 土木系的MTS單軸向地震模擬振動平台,及模型上裝設三聯科技的Palert感測器,讓團隊能從實驗的結果直接進行模型修改與破壞機制調整與確認,做到最理想的狀態。

成員楊博鈞對於馬來西亞隊伍的模型外觀很有感觸,多數隊伍的模型都是中規中距的大樓,馬國以復仇者大樓為造型,吸引眾人目光。讓在場人士都感受到,內涵之外,外觀也不能忽視,「人要衣裝,佛要金裝,就是這個意思吧。」

國際競賽自然是以英語做簡報,雖然4人賽前在簡報方面下足功夫,但現場看到國外隊英語流利、台風穩健有自信的表現,相較之下,成大團隊的臨場表現仍有進步空間,讓徐浩翔等人深刻感受到語文能力、自我行銷、表達理念的重要性。

鄭駿達說,4人暑假報到之後即開始準備抗震盃競賽,因此在最短時間即擁有實作的經驗與模型性能的測試能力,對課程的理解也大有幫助,課堂上教授提到相關理論時,便會想起當初在做模型時遇到的情形,很快就了解課程內容,很推薦其他同學有機會踴躍參加競賽。

朱世禹副教授表示,地震防災教育需要不斷推動,成大土木系為進一步向下紮根,系學會將於明年初以全國高中生為對象,舉辦土木抗震盃營隊活動。目前已經與台南大學附小合辦「萌芽抗震盃」活動。未來也計畫與台南地區中小學結合,配合108年新課綱理念,落實防災科技教育核心素養之培養。

資訊來源:本校新聞中心 2019-10-16

瀏覽數: